張洪馴,黑龍江版畫第三次創作高峰的重要代表畫家。他曾獲得全國版畫展金獎和魯迅版畫獎等專業獎項。行至中年,他又將視野拓展至水墨領域。從版畫到水墨,他完成了藝術媒介的跨越,構建了自己個性化的語言體系,實現了個人觀念的自由表達。他的藝術根植于黑龍江這片沃土,他創作出了具有獨特個人風貌的圖像世界。在這個藝術世界中,有幾代黑龍江藝術家耕耘的履痕,更有他自己心聲的傳達,這讓他成為黑龍江藝術界頗具特色的代表藝術家。
我們看到,無論是版畫還是水墨,在張洪馴的藝術作品中,都呈現出抽象觀念與意象表達相結合的傾向,這使得他的藝術作品帶有一種中西融合的品格。他將版畫的創作觀念移植到水墨之上,從而在版畫“間接性”創作之外,可以更為直接地隨意揮寫。系統地觀察他的版畫和水墨作品,可以清晰地看出,張洪馴一直在尋求形象的抽象構成與意象造型的結合點,要么從地域文脈、景物中提取抽象符號,要么在中國傳統圖式、民間美術中獲取寫意資源,從而形成了他獨特的畫面形象處理方式。在他的作品中,不斷出現的自然風貌、人物圖式的變形以及傳統花鳥的改造,都源于他對中西藝術造型方式的獨特理解,同時也是他對人與自然的關系以及自然中人的命運的思考。他將這種形象塑造方法與自己的色彩理念結合起來,進而營造出帶有典型語言和個人體驗的藝術意境。這即是司空圖所說的“象外之象”,在具體的形象、色彩之外,又給人一種超越象與色的審美感受。這種感受是張洪馴長期對現實、歷史、文化反思的結果。它是一個藝術家地域身份和文化身份的顯現,也是對人與自然和諧共處的昭示。因而,這些作品既有中國藝術傳統的繼承,又有西方審美元素的融入,以及對當代藝術生活化的介入,充分體現了藝術家勇于探索創新的藝術精神。
此次有近百幅作品的展覽,較為完整地呈現了張洪馴不同時期的創作與收獲,既有版畫時期的代表作品,又有涵蓋水墨時期意象與抽象“靈色”系列的探索性作品。我們不僅可以看到他駕馭不同藝術媒介的藝術造詣,也能看到他關注著中國傳統和西方文化,積極回應著當代藝術對于人與自然、生命與命運的關切。作為黑龍江美術界的代表畫家,他這種意識體現了黑土地藝術家們融入時代、表達時代的強烈愿望和在新時代藝術創作的當代精神。放眼中國當代藝術進程,很顯然,張洪馴的這種從版畫到水墨,從中國傳統具象花鳥到抽象意象的跨越與探索,展示出了他獨特的意義與價值。
黑龍江省美術館館長 張玉杰
2022年1月
分享給朋友:
當前展覽